某印染水厂反硝化深床滤池调试方案
- 调试目标
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要求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(GB4287-2012)中表3直接排放的出水水质要求:
污染物项目 | 设计水质
(BAF出水) |
排放标准
(均为最高排放限值) |
pH值 | 6-9 | 6-9 |
化学需氧量(CODCr) | 60 | 50 |
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 | 15 | 15 |
悬浮物 | 20 | 20 |
色度(稀释倍数) | 30 | 30 |
氨氮 | 8 | 8 |
总氮 | 20 | 12 |
总磷 | 0.5 | 0.5 |
二氧化氯 | 0.5 | 0.5 |
可吸附有机卤素(AOX) | 8 | 8 |
硫化物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
苯胺类 | 1.0 | 1.0 |
注:
- 设计出水指标是在良好工况条件下(主要包括进水无生物毒性、进水水质符合上表要求),工艺所能达到的出水指标
- 调试前数据收集
原流程图:
本次提标在原有提标基础上增加了反硝化深床滤池替代原有的砂滤,并通过反硝化实现总氮的去除,即:
原有BAF出水-反硝化深床滤池-清水池-出水。
反硝化深床滤池去除总氮的原理为:将水中的硝态氮反硝化为氮气,进而降低水中的总氮浓度。
为了进一步确定调试方针,在调试开始前,需要收集近一周BAF的水质数据、并整理表格如下:
BAF近期生化水质数据表
进水
COD |
出水
COD |
进水
氨氮 |
出水
氨氮 |
进水
总氮 |
出水
总氮 |
进水
硝酸盐氮 |
出水
硝酸盐氮 |
|
2017/6/19 | ||||||||
2017/6/20 | ||||||||
2017/6/21 | ||||||||
2017/6/22 | ||||||||
2017/6/23 | ||||||||
2017/6/24 | ||||||||
2017/6/25 |
注:每天取24h混合液进行测定
同时,为了避免水中存在对微生物具备毒性的物质,在污水厂中和BAF池投加次氯酸钠时,收集自投加次氯酸钠后2天内的BAF进出水总余氯情况(每天测瞬时样及24小时混合液各一个)并整理表格如下:
BAF近期总余氯数据表
进水瞬时
总余氯 |
出水瞬时
总余氯 |
进水平均
总余氯 |
出水平均
总余氯 |
|
投加次氯酸钠后
第一天 |
||||
投加次氯酸钠后
第二天 (填写日期) |
- 调试条件
3.1 联动调试
(1)水:前端进水连续,水质水量稳定;
(2)电:滤池运行相关设备不能断电,保证系统供电电压稳定;
(3)人:应有专人配合进行设备操作维护,保证设备故障时能及时处理;
(4)药:吨袋包装乙酸钠到场,要求乙酸钠出厂无结块
♦ 以上需在联动调试前由客户确认
2.2 水质调试
(1)水:进水水质、水温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注:客户需提供近期滤池进水水质化验数据(见前表),水温低于15度时,脱氮调试时间需延长。
(2)药:药剂正规可靠,无结块。
由于调试期间药剂投加量较大,故要提前联系药剂厂家,保证药剂供应,由于实际运行中溶解氧常大于3mg/L,故实际乙酸钠用量会增加。
名称 | 参数 | 第13~17天(t/d) | 第18-26天(t/d) | 第27-36天(t/d) |
乙酸钠 | 固体,GB/T 693-1996,
有效成分58% |
1.3 | 2.23 | 1.72 |
注:投标时按照60%有效成本计算,实际投加时可采用58%有效含量,降低成本(相应投加量增加)。
(3)人:厂内人员到位(维护1人,操作2人,化验2人),确保设备操作与水质化验的连续性,由于系统为24h连续运行,故现场需有夜班人员维护系统并负责配药等工作。
(4)通知环保局:污水厂提前告知环保局,因调试阶段投加碳源,在反硝化菌尚未完全培养起来之前,有可能会导致出水COD稍有升高。
(5)取样化验:污水厂实验室取样化验,测定滤池进水的硝态氮等水质;调试过程中,每天应取混合样,若为瞬时样,则需商定取样次数(建议3次,间隔2h),化验结果应尽量当天出来。
(6)投泥:降低滤池的液位,大约至砂面以上300~500mm左右,连接污泥泵和软管后,开启污泥泵进行投泥;业主负责安排罐车输送二沉池活性污泥到场(1、罐车输送污泥前必须清洗干净,无油无杂质;2、污泥需要从反硝化运行良好的污水厂运输,以保证其活性);业主负责污泥泵及软管的采购。暂定需要污泥70m3,分别投加到5格滤池中作为接种污泥(每格14m3),并通过2min曝气使污泥均匀分布在滤池内。
(7)操作维护:滤池附属设备(如加药系统、鼓风机等)进行设备日常维护
♦ 以上需在水质调试前由客户完成,且需在水质调试中配合。
- 调试与试运行
4.1无水联动调试-电气工程师
常规供货条件下,10万m3/d以下小项目一般需要5天,10万m3/d以上大项目一般需要5-10天。根据本项目的特性,暂定时间如下:
(1)触摸屏点动设备-4天;
(2)PLC程序联动运行-3天。
4.2带水联动调试-电气&工艺工程师
当客户确认已经具备调试条件且准备工作均已完成时,调试工艺人员进驻现场,此阶段需要5天时间配合电控人员完成带水联动调试,并同时检查调试条件与调试准备工作是否完备。若没问题,可正式进行水质调试。
若客户有洗砂要求,可在此阶段进行,每天洗2-3格,全部时间可由滤池格数来预估;安装单位进行堰板调平工作也需在此阶段完成。
4.3水质调试-工艺工程师
调试时间定在6周左右,然后进入试运行,可连续监测进出水水质作为验收条件,具体如下表所示。
预期时间安排 | 试验步骤
|
|
第1-4天:联动调试 |
|
|
第5-7天:联动调试 |
|
|
第8-12天:联动调试 |
|
|
第13-17天: 低滤速挂膜启动(投加乙酸钠) |
|
|
第18-26天: 正常滤速挂膜运行(投加乙酸钠) |
|
|
第27-36天: 正常滤速生物膜稳定运行(投加乙酸钠)
|
|
调试时间预计6月25号开始,8月中旬结束(乙酸钠药剂25日前进场,污泥暂定下月初进场)。
6 人工
调试期间,需要厂里有4名人员配合:水质化验员2位、维护人员每班1位、配药等操作人员每班2位。
化验员:检测进出水SS/TP/TN/COD/BOD等指标;
操作员:帮助投加污泥、操作设备、配制药剂等调试配合工作。药剂配置工作(理论用量)如下:
(1)碳源
硝态氮去除量 | 8.00 | mg/l | |||
滤池进水溶解氧 | 3.00 | mg/l | |||
碳源需求 | YES | ||||
碳源种类 | 乙酸钠 | ||||
有效成分 | 58.00% | ||||
加药量 | 69 | mg/l | |||
投加浓度 | 30% | ||||
计量泵总台数 | 2 | 台 | |||
计量泵备用台数 | 1 | 台 | |||
溶液密度 | 1.10 | g/cm3 | |||
计量泵流量 | 200 | L/H | |||
每天投加量 | 1.6 | T/Day | |||
每天配药次数 | 2 | ||||
配药浓度 | 30% | ||||
配药容积 | 3000 | L/次 | |||
药剂储备时间 | 3 | 天 | |||
药剂储备量 | 10 | T |
7 水质检测
调试期间,业主负责配合进行数据化验
1)检测计划
序号 | 项 目 | 频率 | 负责人 | ||
进 水 | 出 水 | 溢达化验室 | 阶段 | ||
1 | BOD5(mg/L) | 每周1次 | 每周1次 | 全部阶段 | |
2 | CODCr(mg/L) | 每天1次 | 每天1次 | 全部阶段 | |
3 | SS(mg/L) | 每天1次 | 每天1次 | 全部阶段 | |
4 | NH4+-N(mg/L) | 每2天1次 | 每2天1次 | 全部阶段 | |
5 | TN(mg/L) | 每天1次 | 每天1次 | 全部阶段 | |
6 | NO3-N(mg/L) | 每周1次 | 每周1次 | 全部阶段 | |
备注:
水样均为24h混合样 |
(2)检测方法
参数 | 方法 |
CODcr(mg/L) | 重铬酸钾法(GB/T 11914-89) |
SS(mg/L) | 重量法(GB 11901-89) |
NH4+-N(mg/L) | 纳氏试剂光度法(GB/T 7479-87) |
TN(mg/L) |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(GB/T 11894-89) |
NO3-N (mg/L) | 紫外分光光度法 (GB 7480-1987) |
总余氯(mg/L) |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(GB/T 5750.11—2006) |
8 突发情况应急方案
1)当中控或现场巡检人员发现3个以上滤池液位均较高(达到高高液位)时,此时需要迅速将滤池超越阀打开,避免滤池内水溢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