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养反硝化滤池调试建议
自养反硝化滤池调试建议书
一、基本原理
自养反硝化指自养反硝化菌(某些化能自养型微生物)利用无机碳(CO2、HCO3–、CO32-)作为碳源,主要以无机物(S、S2–、H2、S2O32-、Fe、Fe2+、NH4+等)作为硝酸盐氮还原的电子供体完成微生物新陈代谢,将缺少有机碳源的硝酸盐氮污染的水中的NO3–-N还原为N2的过程。目前自养反硝化技术根据其电子供体类型的不同,主要有氢自养反硝化、硫自养反硝化、铁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四种。自养反硝化的优点包括:
A、使用自养型滤料,无需投加碳源,降低碳源设备投资,避免药剂燃爆风险
B、避免传统碳源投加过量导致的穿透现象,彻底杜绝出水COD升高的问题
C、滤料消耗费用小于碳源投加费用,运行费用降低,反洗频次减少
D、处理负荷高,滤料替代后确保滤池日处理水量不发生变化
E、滤料原位替代,利用原有反冲洗装置,无需增加设备,改造简单
二、建议参数
2.1 进水水质范围
TN:10~500mg/LPH:6.5~8.0温度:12~35℃无氧化剂、杀菌剂等生物毒害性物质
2.2 设计参数
填料粒径:3-8mm堆积密度:约1.14 t/m³装填高度:1.5-2.5m设计去除负荷:0.3-0.5kgTN/m³d
2.3 建议反洗强度
气洗:40-50m³/㎡d水洗:15-20m³/㎡d
2.4 建议反洗时序
气洗3min:气水联合5-8min:水洗5min反洗频率:1次/周
2.5 建议驱氮参数
驱氮强度:与水洗相同,和反洗泵共用水泵驱氮频率:1-4次/天驱氮时间:水洗2-3min
三、调试前准备
1、对反硝化滤池进行单机、联动调试,确定滤池进出水、反洗正常,滤池无“跑冒滴漏”、滤池无堵塞、滤池反洗均匀;
2、确定反硝化前序工艺已经运行正常、反硝化滤池进水中有足够多的硝酸盐氮(市政污水里可视为“足够少的氨氮”);
注:反硝化必须通过去除硝酸盐氮的方式去除总氮,如果前置硝化无效果,则后置反硝化无法进行;
3、确定人员到位,可随时检查检修、可进行水质化验;
4、确定滤池进水水质、水温符合前述2.1要求;
5、确定水质具备化验条件,可随时对调试中的污水进行调试(需测试总氮、氨氮、硝酸盐氮)。
四、工艺调试
4.1 清洗
为保证后续调试的顺利运行,在工艺调试开始前,需要对滤池进行不小于1h的水洗、气洗,确保滤池内滤料干净无杂质。水洗及气洗强度参考条目2.3,反洗水源要求清澈无明显悬浮物
4.2 投泥
按照500~1000mg/L的浓度,向反硝化滤池中投加反硝化效果优秀的缺氧池的活性污泥。
注1:必须为反硝化效果优秀的缺氧池活性污泥,不能采用脱水机出泥、不能采用没有反硝化工艺段的活性污泥
注2:污泥中不能掺杂杂物,避免堵塞滤池
注3:建议从滤池底部投加污泥并小气量气洗1min,其目的为实现污泥在整个滤池内的均匀分布
4.3 进水
少量进水,进水量为反硝化滤池容积减投加污泥的容积,以确保反硝化滤池中有足够的硝酸盐供反硝化细菌生长。
注:进水时流速不能大于1m/h,避免污泥被冲击之后排放
4.4 初挂膜
投泥及进水完成后,反硝化滤池停止进水,静置24h
4.5 测试
静置24h后,打开反洗水泵(反洗强度参考条目2.3)1min,观察滤池上部是否有气泡产生(反硝化产生的氮气),如果有气泡生成说明前述工作妥当。如果无气泡产生,检查前置各项因素
注;水洗时关闭滤池进出水阀门,打开滤池反洗排水阀门
4.6 进水
分别按照滤池滤速1m/h、2m/h、设计流速进水,确保进水强度不会对滤池生物膜造成冲击,每次进水12h后测试进出水总氮、氨氮、硝酸盐氮,检查滤池脱氮效果,每次持续2-3天。
注:若效果不理想,延迟此阶段进水时间。
4.7 驱氮
过程中尽量不要进行水洗及气洗操作。如果进水量有很大的减少趋势(滤池下进上出型)或液位升高明显(滤池上进下出型),则打开滤池反洗水泵进行驱氮,并观察气泡情况,气泡明显为脱氮效果优秀。
五、其他
1、过程中出现故障时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滤池内保持满水状态,避免污泥流失影响调试进度。
2、预计1周有明显效果,此时仍尽量不反洗,使挂膜更加牢固。
3、建议每个季度补充一次滤料,避免影响出水效果。
4、滤池如果为封闭式,需要设置通气装置,确保氮气的排出。